热烈祝贺仪秉椿校友《难忘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发布在《科大校友故事汇》专辑

2024-11-08


      热烈祝贺仪秉椿校友的回忆文稿《难忘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被太原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推出的“科大校友故事”推文采用,发布在《科大校友故事汇》专辑上!


       我校首届铸造专业毕业生仪秉椿校友参与了陕西印刷机器厂的创建,也是该厂铸造车间的主要创办人之一。他从技术员到工程师,再到高级工程师;从一般干部到铸造车间主任,再到主管厂热加工的副总工程师及厂党委书记,经历了陕西印刷机器厂从建厂到投产及发展的整个过程。使陕西印刷机器厂成为全国四大印刷机械厂之一,并发展成现代化的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大型国有企业。他为陕西印刷机器厂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母校争得了荣誉。(李国祯)


       此专辑一出,铸造6202班同窗纷纷发来祝福和问候:








以下正文转自:太原科技大学公众号



       

编者按:太原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先后培养出13万余名优秀学生,校友遍布国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他们有国之重器的大国工匠,有国家重点领域的科研骨干,有潜心育人的高校学者,也有商海弄潮的创业先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见证了科大的变迁,更见证了国家的强盛与民族的复兴。基此,党委宣传部推出“科大校友故事”系列推文,通过讲述他们的一个个小故事,回味科大人曾经的甘甜岁月,展现科大学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拼搏奋斗的人生风采,探寻“负重奋进、笃行求实”的精神内涵。希冀这些故事能浸润你我心田,温暖你我心房,激励新时代的科大人,见贤思齐,乘风破浪。



《科大校友故事汇》本专辑推出仪秉椿校友的故事。

从母校出发,怀着满腔热血。奔赴陕西,扎根基层一线。在炽热的炉火旁淬炼意志,在精密的设计中追求极致,在每一次浇注中见证奇迹,在无数次打磨中塑造自我。

作为一位在铸造行业深耕数十年的领军人物,太原科技大学优秀校友仪秉椿先生以其不懈的努力、卓越的才华和对社会的显著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尊敬与认可。

本文是仪秉椿校友应企业建立50周年征稿,于2017年9月写就的个人职业历程的回忆文稿,详细记录了陕西印刷机器厂及其铸造车间初创时期的相关事件及人物,是陕西印刷机器厂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也是我校首届铸造专业毕业生仪秉椿校友一直牢记“负重奋进 笃行求实”的校训,根植于国企第一线,艰苦奋斗,为国家印刷机械行业作出重要贡献的真实写照。

他的故事反映了时代变迁下的行业发展脉络,也展现了我校校友将“小我融入大我”,投身国家建设的精神面貌。现将他的文稿呈示如下,与读者共享。

内容从仪秉椿校友的个人职业历程角度出发撰写,让我们一起浏览下目录吧!






难忘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于1967年7月毕业于太原重型机械学院(今太原科技大学)首届铸造专业,班级编号为铸造6202班;随后,我于1968年10月14日,遵照分配,加入陕西印刷机器厂(彼时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直接管理,后改制为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划归陕西省管辖),正式展开我的职业生涯。


图注:我校铸造6202班毕业照片(后排左一为校友仪秉椿先生)


参与建厂




当时,厂址位于离西安60公里的渭南县,正值基建初期,尚未建成厂房和宿舍,因此我们暂住在原渭南县拖拉机站的大院内,那里仅有几排由车库改建而成的宿舍、办公室和食堂。


我们的日常任务是为基建准备材料,并将其运送至建设场地。除了发放劳动工作服外,我们还配备了雨衣、雨裤和长筒雨靴,以克服恶劣多变的工作环境。在厂区建设期间,我们参与了勘探、平整土地等工作,并在距离厂区1公里处开挖水井。有时晚上需要下井管,我们就会参与夜间作业。


此外,我们还负责从西安、临潼、渭南老火车站、木材厂、第一砖瓦厂等地往建设工地运送水泥、木材、钢材、砖瓦等建筑材料。其中最为艰难的任务莫过于从老火车站往厂里运送大型设备,在老火车站,我们需要用龙门吊将设备吊放到预先铺设的滚木上,但由于缺少机械设备,我们不得不用撬杠撬动,或者将钢丝绳栓在绞盘机上,通过人力推动绞盘机,一寸一寸地将设备运送到建设工地。


除了基建工作,我们还参与了铁路专用线的建设。我们与民工们一同挖掘路基、夯筑土方、铺设石子、放置枕木并安装铁轨,以确保工程按时完成。当机车车头第一次驶入工厂西门时,现场气氛热烈,欢呼声震耳欲聋,火车司机也拉响了汽笛,庆祝这一刻的顺利通车。后来才得知,陕西印刷机器厂的这条铁路专用线,是全国印刷机械制造企业中唯一的一条铁路专用线!


此外,我们还参与了印机厂排水管道的工程建设。(在当时,渭南街道普遍采用明沟排水方式,使雨水从街道两侧的明沟排出。)期间,我们参与了砂子、石子和水泥的运送工作。经大家团结协作,这条管道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彻底改变了二马路(陕西渭南县的一条马路的名称)路面的落后状况,也成为了渭南县的标准,至今仍在使用,已有50余年历史。


在当时,拖拉机站院内的生活设施非常简陋,无法提供洗澡的条件。后来,有几位来自湖南大学给排水专业的同学被分配到厂里,他们帮助我们接通了水管,安装了喷头,并用席子围成席棚子,使得我们能够冲凉洗澡,大大改善了卫生条件。


外出培训




1969年夏日炽烈,我们这一批历经八个月装卸岗位历练的大学毕业生,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新站点——前往北京人民机器厂(简称北人厂)开展专业相关的劳动实习。我加入了铸造车间大炉班,跟随资深师傅学习铸铁熔炼与冲天炉的维护。彼时,北人厂的生产线运转平稳有序,每日的熔炉作业从未间断,因此前一天晚上开过的炉子在第二天白班前必须修理好,以保证夜班开炉不受影响。


第一天,我担任师傅的助手,边递送修炉的必需品,边全神贯注地学习师傅的手艺,得到了师傅的悉心指导。前炉是储存滚烫铁水的关键容器,它禁用水冷以防损害,加之蒸汽升腾造成的不适,使得我们的工作环境显得格外恶劣,即便经历了数小时冷却,内部温度仍旧逼近100℃。尽管工人师傅们身穿特制的胶底劳保鞋,但在炉膛中的每一步仍伴随着刺痛,脚下垫置的耐火砖似乎也无济于事。伴随胶鞋发热散发出的阵阵焦味,工人师傅们的汗水倾泻而下,衣衫尽湿,连贴身内衣都能拧出水来。


有了两个多月的前炉修理经验,我对修复流程已经十分熟练,师傅认为我可以“毕业”了,于是将我安排到后炉学习检修。后炉像一个大烟筒,修复时人必须要钻进大烟筒内,用錾子把挂在炉壁上的炉渣一块块剔下来,再填补上耐火材料进行加固。不同于前炉的酷热,特别是在冬天进行后炉修理时,冷风就像刀片一样刮在身上,工人们的手全被冻僵了,过低的温度下我们无法准确控制铁锤的砸下位置,有时砸在手背上真是又肿又痛又冻,只得从炉内钻出来烤烤火再钻进去继续干。即便环境刻苦,我仍能坚持负责,这样的表现赢得了师傅的高度评价,他以竖起大拇指的方式,给予了我最直接的认可与鼓励。


白班修炉与夜班开炉的任务交替进行,通常每过一个月就会更换一次轮班,我也跟随着师傅的脚步,适应这种节奏。夜间的熔炉操作,首先是在后炉学习调配原料,根据不同铸铁型号的要求,精准称量新生铁、回炉料以及铁合金的比例,随后逐一投料。最初在前炉操作时,飞溅的火星曾让我心头一颤,但很快我便适应了这份刺激。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仅凭铁水迸射的火花就能辨识其类型与大致温度,并能及时告知后炉的师傅调整合金比例,确保铁水最终的品质达标。这段在大炉旁的学习经历,为我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以及关键技能,为我日后返厂独立操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注:仪秉椿和铸造车间大炉班工人在一起(后排左一为仪秉椿,右一为班长蔡正德)


时光荏苒,1970年的元旦钟声如期而至,那些在北京人民机器厂度过实习生活的同伴,和大连的实习同志们一道,启程返回渭南,投身于工厂的建设。然而,我与另外两位学习铸造的同志接到了特殊的任务,被派遣至上海加强学习。到达上海之后,另两位同志分別进入有色金属铸造厂和上海人民机器厂学习。而我来到了烽火铸造厂,并在此有幸结识了未来的工作伙伴——日后成为大炉班长的蔡正德先生。在这里,我和老蔡学习了新型三节分段式炉胆热风冲天炉的操作,因为将来这种冲天炉也会被引入我们厂内。在得知这款炉子造于上海新建机器厂后,我们专程前往该处,深入了解了它的各项功能特性、保养方法、装配流程以及操作要点。这次深度学习为我们日后独立操作同类设备提供了有力的知识支撑。


正当1970年的春天悄然来临之际,上海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寒天气,一场超过三十年未见的大雪覆盖了大地。身处这座城市的异乡人,我和几位同样远离家乡的师傅,共同挤在简陋的工厂宿舍里,忍受着刺骨的寒冷,整夜辗转难眠。即便睡眠质量不佳,但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和技能掌握的决心,我们毅然决然地按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继续汲取每一份宝贵的经验。


直至四月初,一封来自厂方的通知打破了日常的宁静,通知我们尽快返回,参与首台冲天炉的制造、安装与调试项目,并特别强调,“七一出铁水,向党的生日献厚礼”。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往学习成果的信心,我们迅速打包好所有珍贵的学习资料,向那些给予我们无私指导的师傅们一一告别,踏上了回归之路。


铸造车间投产




1970年的4月10日,我们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归途,重返魂牵梦绕的陕西印刷机器厂。眼前的景象超乎想象——曾经的寥寥几间土坯房,如今已被鳞次栉比的高大厂房所取代;两栋崭新的单身职工宿舍楼在福利区内拔地而起。二车间也已交付使用,铸造车间主体已完工,装配车间正在吊装屋面板,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特别是在了解到陕西印刷机器厂已成为陕西省重点项目之首后,我的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与自豪!



图注:陕西印刷机器厂原厂址(上)与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新址(下)


我和蔡正德向车间主任报到后,随即投入冲天炉的制造工作当中。这项工程涉及大量钣金加工和铆焊工序,我们先在二车间运用先进的气割技术制作出初步形状,随后将其送往西安三桥造纸机械厂完成卷曲成形。最后,将半成品运回,开始了精密的焊接作业。经过连续两个多月不分昼夜的努力,冲天炉的主体结构终于宣告完成,且所有焊缝均达到标准要求。随后,整个大炉班投入到重要的砌炉阶段,我和蔡正德凭借在上海学到的技能,自然而然地担当起核心角色,他专注于后炉,而我则负责前炉的砌建。新砌好的炉体需要经历温和的烘烤过程,以确保耐火材料的稳定性,同时避免过度加热导致材料寿命缩短的风险。临近6月底,我们对机械设备与电气系统又进行了全面的联调测试,确认各部件运作无碍,万事俱备,只待“七一”这一天的到来,以铁水奔腾的姿态,献上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建党49周年的深情贺礼。


7月1日,我们大炉班全员提前集结。班长老蔡召集大家,召开了一次特别的动员会议,他慷慨激昂的话语激发着每个人心中的斗志。作为此次任务的总指挥,老蔡主要负责后炉的操控,而我,则肩负起前炉操作的重任。坦率地说,这是我和老蔡首次独自挑梁,内心的紧张难以言表,却也充满了对成功的渴望。


点燃炉火半小时之后后,我们透过风口,只见炉内一片火海翻腾,底焦在充分燃烧后,标志着加料时机已成熟。此时,车间主任,还有电气与机械维护团队,纷纷汇聚于此,大家一同坚守着,誓保设备稳定运行,共赴这场盛大的钢铁盛宴。


随着鼓风机轰鸣声响起,过桥观察口喷薄而出的长焰划破寂静,透过风口,可见炉内铁水滴急速坠落,我站在前炉旁,目之所及,炉渣与铁水无阻地涌入前炉,熔炼作业井然有序,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此刻,车间内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除了围观的员工,更有厂革委会的领导与驻厂军代表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约莫上午十时,出铁仪式正式开启。炉前工打开出铁口,霎时间,滚滚热浪夹杂着耀眼光芒,高温铁水宛如脱缰野马,奔腾而出,火花四溅,绚烂夺目,仿佛节日的烟花绽放,震撼人心。


原本簇拥炉子四周的观众不由自主地往后退避。与此同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风机声、锣鼓声、欢呼声响彻整个车间,庆贺冲天炉开炉成功!


此时,我顾不上和大家一起欢呼雀跃,只是心里默默的高兴,我们成功了,我们胜利了!在陕西印刷机器厂的建厂史上,我们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生产需求,我们持续调整并改进冲天炉的设计。其中一项举措是在风机供风的主要管道上自行设计了一套孔板压差式流量测量装置,这使得我们能够实时监测并调控冲天炉的通风情况,确保机器始终运行在最佳工作状态。得益于这些精细调节,我们的冲天炉化出的铁水温度稳定维持在1420℃以上,甚至有时能达到1450至1480℃的高水平,满足各类铸铁熔炼的需求。


在一次由“一机部”组织的西北地区机械行业铸造车间评估中,我厂的2.5吨/小时冲天炉脱颖而出,被评为“先进炉型”。西北五省区专门在我厂举办了一次现场经验分享会,吸引了包括日本知名铸造专家小森先生在内的众多业内同仁参与交流。我个人撰写的《2.5T/h双排风口冲天炉实践》一文,也在全国知名的专业期刊《铸造》上发表,获得同行的高度认可。


不仅如此,我们还致力于开发高性能材料,以满足特定生产环节的严格要求。为了解决空压机曲轴和连杆制造中的难题,我们研发出了具备高强韧性的球墨铸铁;针对某炼胶机零件所需的HT30-54牌号铁水,我们成功制备了蠕墨铸铁,从而确保生产线的平稳运行。此外,我们还攻克了耐高温中硅耐热球墨铸铁和中锰抗磨球墨铸铁的研发难关,可用于特殊要求的化铝坩埚和颚式破碎机颚板的制造。


在长达十余载的时间里,自踏入工厂大门之日起至1980年担任车间管理职务期间,我连续被评为车间乃至全厂的先进工作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1979年,我还荣膺陕西省机械行业系统的“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科研贡献的认可,更是对我们团队集体智慧的肯定。


感悟与展望




从我进入陕西印刷机器厂那一刻起,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十个年头。这五十载风雨历程中,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顽强拼搏,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成就。如今,我们公司已经跻身于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先进行列,被列入国家工信部公布的第一批产品单项冠军的名单中,这是一份多么令人骄傲的辉煌成绩单!


图注:仪秉椿作为离退休干部代表在陕西北人建厂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言


回首过去的五十年,那些熟悉的身影依然历历在目。许多老同志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在陕西印刷机器厂的发展中,都留下了不朽的业绩。


展望未来,我们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天,一批拥有专业知识和远大抱负的青年才俊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们将更加珍惜企业五十年发展的成果,勇于创新,勤勉工作。我们坚信,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附:


李国祯,男,汉族,1938 年 12 月出生,上海市人,民盟盟员,大学本科学历 , 太原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61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铸造专业(学制五年半),1962 年由国家教育部分配到太原重型机械学院任教直至退休。曾任全国高校铸造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西省铸造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全国铸造信息网特聘专家。1987 年起先后担任中国民主同盟山西省第五、六、七届委员会委员;政协太原市河西区第二、三、四届委员会副主席兼经济委员会主任;太原市河西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顾问;太原市河西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


参与了我校早期建校及专业创设工作,是铸造专业创办成员之一,曾任铸造教研室主任、机械工艺系主任。见证了我校砥砺前行、艰苦创校以及学校从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现代化多学科型大学的全部历程。撰写的《笃行求实  “铸造”辉煌——我校铸造专业的发展历程》回忆文稿,详细记录了铸造专业初创时期的相关事件及人物,是我校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曾为本科生主讲《铸造合金及其熔炼》系列课程,包括《铸造用有色金属及其熔炼》《铸铁及其熔炼》《铸钢及其熔炼》和《铸造车间设计原理》等课程;曾为研究生主讲《金属凝固》等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 4 名。

1982 年参编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铸造车间设计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年主编(代)高等学校教材《铸造车间设计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参与编译《铸造词典》(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1986 年),翻译、校审词条近 1500 条 ; 参与了 1981 年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铸铁及其熔练》(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审稿工作 ; 参与了铸造专业期刊《铸造设备研究》的创刊工作,该刊 1980 年出版,由山西省出版局主管、太原重型机械学院主办。在多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译著近 20 篇。


1986 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85 年获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在四化建设中改革创新成绩显著荣立三等功》荣誉证书;1987 年获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教委联合授予的《山西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1990 年获民盟山西省委员会光荣教师荣誉称号。


在改革开放中,积极为山西地方铸造企业进行技术咨询服务和新产品开发,足迹遍布山西省各地区 10 多个县,使陷入困境的一些中小型企业获得产品竞争优势及持续发展的动力。相关业绩曾刊登于《山西日报》《山西工人报》《忻州地区改革报》《太原重机学院报》《太原政协》《山西政协报》等报刊。


阅读303
写评论...